好好生活,从好好说话开始
2019-11-22

在做程序员的那段日子,噼里啪啦的敲键盘声给了我人生中很多可能,利用自己思维能力和现有的想象力,让代码的字母更加鲜活起来,看着后台一个一个功能在自己的设计下完美出现在幻灯片下,感觉自己有点飘了,说起话来更冲了,每当遇到小白的产品经理无厘头的逻辑,总是不耐烦的打断别人的说话,然后插一句,你这样不对不合理,你应该怎样,然后说一堆自己的想法,然后产品经理按照我的想法画原型图。自从当妈之后,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说话方式,我感觉如果想好好认真的生活,必须好好的认真的倾听,然后试着接纳别人的观点,很好的陈述自己的想法,这样在沟通上我们的思路会更开阔,不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导。

在生活中,我发现我对先生有些行为看不惯的时候,比如他说要浇花,因为玩手机忘记了,第二天我发现花儿有点蔫了吧唧,我就冲他嚷嚷,我都说了多少次让你浇花,你又忘记了,你怎么每次都这样啊。我反思一下自己的说话方式,一遇到问题不陈述事实,总是以自己的情绪为主导,夸大所看到的一切。如果我平静的说,我看见花好像有点蔫了,你昨晚没有浇花吗?先生也会心平气和的说,是啊,昨晚太困忘记了。如果我们彼此好好说话,生活中就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的面红耳赤,陈述事实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请求对方。看似好简单,但在日常中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,因为家中有宝宝,当父母的更得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收敛,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,我的口头禅是咿呀,现在孩子整天咿呀咿呀的喊个不停。


说到教育孩子,真是一门学问。总感觉我读的那几本育儿书还是远远不够应付眼前这个小人精呢。我观察家里孩子,如果我说你不能去厨房最里边,刚说完就趁我不注意跑去厨房电磁炉那里,越不让干什么越要干什么,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这孩子怎么喜欢和大人对着干呢。我观察了一段时间,发现不是孩子的问题,而是大人说话的问题。举个例子,孩子坐在餐椅上吃饭,然后把餐盘扔到地上,到处霍霍霍。我一贯的做法是对孩子说,你不能扔餐盘,你不能扔食物,然后孩子接着扔,乐此不疲的扔。后来我换了一种说话方式,宝宝,你如果吃饱了,就把餐盘递给妈妈,或者说你吃好了把餐盘放在餐椅上等妈妈收拾,每次我这样说餐盘就不会被扔到地上。受上一辈人的影响,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你不能怎样不能怎样,可是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样。然后等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,又在质问自己到底哪个环节出问题了。我们是第一次当父母,总是有各种理由去陈述自己的所作所为,而语言不流畅的宝宝第一次做我们的孩子,遇到事情也会惶恐也会紧张,不会说妈妈我害怕不会说妈妈我不舒服,有了小情绪不会说我很生气,这个时候只能以哭闹来告诉父母,我现在不太好,可以用力的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,我哭一会发泄一下情绪就会好,不要用粗暴的语气对我说你不要哭。哭是每个人的权利,成年后的我们学会了隐忍知道偷偷的躲起来哭,而我只是小孩子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孩子,哭就是我的表达方式。


有了孩子,最大的改变就是接纳自己的普通,然后想办法使自己变得更好。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,接纳自己普通的家庭,接纳自己普通的外表,接纳自己负面的情绪,与较真儿计较虚荣不自知的自己和解。说起说话,沟通中最忌讳的就是用反问句,你就不能这几个字简直每天出现在我们的日常中,地没有拖干净,你就不能把地拖干净吗?饭做得不和胃口,你就不能把菜做得可口一些吗?做错事了以后,你就不能用脑子想想吗?类似这种,讲话的人带着情绪去质问,回应的人也会带着情绪去质疑,久而久之在恶性循环的影响下,我们的生活中被琐碎的事情烦得一团糟,然后躲在围城里羡慕围城外的和谐与美。其实造成这种困扰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好好说话,从现在起,尝试给自己一个机会,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,尽量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。


如果你和我一样不会好好说话,做事急躁不安,情绪如火山爆发一样,那从现在开始接纳真实的自己,从好好说话做起,一起共勉。

分享: